感悟“亲”文化 感恩大自然——“孝·亲”系列国旗下讲话之“亲自然”篇
作者:wpcms来源:发表时间:2017-09-04阅读次数:14307
亲爱的同学们,早上好!
同学们,你们知道雅安芦山吗?那里是红军长征经过之处,是4.20地震的震中,也是生我养我的家乡。那里曾经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记得小时侯,我特别喜欢看家乡嫩绿的柳条,翠绿的松柏,淡绿的银杏,碧绿的河水,蔚蓝的天空,也喜欢享受假期里和一群小伙伴上山打鸟,下河摸鱼,冬天玩雪,夏天玩水的日子。可曾几何时,身边的环境在悄然发生着改变。耕地多了,山林少了;厂矿多了,空气差了;自然灾害多了,青山绿水少了。河流、湿地在干枯,空气、环境被污染,鱼儿、鸟儿在消失。不仅我的家乡在变,全国各地也在变。我还记得89年第一次坐火车去北京,看到秦岭以北的地区真是“黄土高坡”,难见一棵树、一片草,到处是黄海茫茫,黄沙漫漫。
自然给人们拉响了一次次警钟,面对这一切,人们已经警觉起来了。记得从90年代开始,我们就有了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有了污染企业的关停并转,并一直在坚持治污。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家乡又发生了巨变,森林覆盖率已达70%,呈现出迷人的自然美。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去年暑假,我和家人、朋友自驾从成都出发去了大西北,并一直到了内蒙。我惊喜的发现眼前所见的景象与想象的完全不同,黄土高原不再是一片黄,而是通过环境改造让许多山坡重新披上了绿装;沙漠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丽景象,还看到了一排排绿色的防风林,看到了用滴灌技术种的草、栽的树;盐碱地也不再是寸草不生,而是通过栽种适合盐碱地生长的植物和研究海水稻来改善土壤结构,恢复生机,水土的保持得到了大大提高……
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我们的家乡“金温江”,近年来通过优化产能结构,铁腕治霾,绿色施工,水体治理,湿地涵养等多种措施,环境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有人给我说过,离我们学校不远的金马镇有条被称为“牛奶沟”的安贤排水沟,曾是出了名的臭水沟,现在已变得清澈见底。你去了会发现沟里漂浮着小球,连接着漂在水里的网,原来这网是利用石墨烯光催化自然净化法,经日光照射分解水制氧,产生氧化活性物,从而彻底改变水质,这便是科技带来的环境变化。温江正在努力打造成一座“亲水之城”。同学们,你们也应该感受到了,最近温江的天空美出了新的高度,雪山入窗、丹霞似锦,天高云淡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环境越来越好,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生态的进一步改善还需要你我他的一起付出,还有许多事需要我们去做。目前,学校已将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写进我们的“孝·亲”校本教材,让“亲自然”渗透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学后老师便将和你们一起研习,一道去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之美。让我们一起来爱护草坪树木、珍惜粮食、节约用水、用电、用纸,不乱丢垃圾,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饭盒、饮料杯、塑料,尽量低碳出行……让我们共同担负起对自然环境保护的责任,做一个环境保护的卫士。
同学们,让我们把“我爱校园”“我爱家乡”“我爱自然”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上,对“爱”这个字做出不平凡的演绎!那样,我们的“绿色学校”会更加美丽;我们气候宜人、四季分明、绿树成荫、花海环绕的家乡金温江会更有魅力;我们的祖国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我们的地球更会展现她那迷人的湛蓝!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