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思维插上翅膀 让学习成为享受——思维导学深度课改研讨会
作者:税娟来源:发表时间:2018-11-25阅读次数:3537
2018年11月21日——24日,我校22名教师在教导处洪主任、对外交流办李主任的带领下参加了在西安高新第一中学举行的“为思维插上翅膀,让学习成为享受——思维导学深度课改研讨会”。
11月22日上午,我校一行24人与来自西安各个学校的老师一起参加了在高新第一中学南校区艺术楼举行的九门学科教学设计研讨——在“目标设计与达成、路径规划与实现”两个专题基础上,围绕“问题提出与解决”专题,对九门学科的设计方案进行解读、研讨与改进指导。
高一政治熊健老师《按劳分配为主体题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说课准备充分,以目标导航、路径导引、问题导学等核心要素设计课程。历史学科是高新一中李庆老师,以说课的模式讲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4课:《从甲午中日到八国联军侵华》李庆老师用兴与衰、战与和、思与变三个层面呈现课堂,层层推进。生物课进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说课活动,首先执教老师李光裕先进行思路展示,分别从预备知识,学习目标,实现路径,课堂流程,学习清单五个方面进行叙述。语文课堂上高娜老师就《氓》这课目标的预设,教学的流程,学生的活动给我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英语教师樊禹杉老师为我们带来了教材“cutting edge”第四单元language focus的教学设计分享,她主要陈述了教学目标和实现路径。樊老师在设计这堂现在完成时的语法课中,将教学目标细分为基础性,拓展性以及挑战性。九门学科的说课都很好的体现了围绕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学为本的教学观和以生为本的师生观,建构更具科学性的学习模式、探寻更有思维含量的课改路径。最后全国高中名校思维导学教改联盟专家组顾问,原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做了最后的总结与点评。他认为每位说课教师都能从知能引导到思维导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些环节还需要进一步的打磨与改进,他期待着大家明天更好地表现。
11月23日上午我们分别参与了九名教师精彩的课堂展示。物理艾彩惠老师在阶梯教室,按昨天专家提出的改进意见改进后的教学方案,给大家展示了一堂丰富多彩的课。
这节课,用嫦娥三号升空的视频引入课题。使课题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显得更加的浅显易懂。在学生活动环节,使用了小组加分与减分评价机制,更加激励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课堂练习时,艾老师先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做题,并上台板演。还对板演的同学提出注意解题格式要规范的要求,否则会扣掉小组得分,由此训练学生的规范解题的习惯。接下来,引导同学们解读板演的同学的答案,并让同学们点评板演同学的答案的优点和不足,让学生真正深度参与课堂学习。老师最后通过总结的方式,引导学生梳理解题步骤、思路和方法。
在数学课堂上杜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以探究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使接受与探究相辅相成,让学生的学习境界更高,学习效果更好。本堂课点睛之处在于杜老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由例题自主改编一些简单题目,并让小组代表对学习成果进行展示,以此对公式达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应用。课后,专家评委对本堂课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专家指出,让学生改编题是为了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手段,而不能将改编题作为目的让学生进行改编题。应该讲它揉到例题中,体现举一反三,一题多解,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途径地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课后,三校老师分别从目标达成度和课堂流程两方面,对老师们的课进行深度点评。点评时,专家要求点评的老师拿出准确的评价数据,指出本节课的问题和自己对问题的处理办法。让我真正感受到“深度研课”的活动理念。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除了看见老师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外,更惊叹于西安高新一中学生的综合素养,在一节语文课堂上学生不仅展现了高超的朗诵技巧,也有把一首诗经以经典永流传的方式唱出来,同时还以古筝、二胡、等表演的形式完美的演绎整个诗经《氓》的故事。这就是思维导学在课改中运用的结果,让学生最大程度的发挥出自己的潜力。思维导学以学为本,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途径,以目标导航、路径导引、问题导学为核心要素,以整体学习,关联学习、创造学习、对话学习、选择学习为主要方式,促进学生思维力、学习力全面提升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在学生思维力上下功夫找准思维力的作用点,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