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下午,温江二中“名师梯队”培养活动数学学科组第二次活动在学校新录播室顺利展开。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高中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学数学教研员吴中林莅临指导。副校长袁成及高中数学教研组全体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开始,名师梯队关键教师成员母鹏程老师以《基本不等式》为例,呈现了一堂精彩的教学展示课。母老师的课例设计精巧,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导入——自主探究、推导公式——辨析联系、认识公式——实际应用、加深理解——巩固强化、综合提升——课堂反思——课后作业七个环节,环环相扣,思维缜密,较好达成了预设目标,充分展现了我校“学本课堂”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展示完成后,参会老师们就母鹏程老师的本堂展示课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讨论。
徐丽老师分别从六个方面对母老师的课例进行了分析,她评价:“本堂课基于学情,符合学本课堂,有高度、有深度,源于生活中的数学,解决数学生活当中的问题。”何蓉老师表示,母老师以陶渊明修篱笆等材料引入课程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并且在课堂中做到了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去思考,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去证明。何蓉老师就课堂时间的把握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龚杰老师认为,整堂课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并且有以情境创设和动态演示激发学生课堂兴趣以及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数学教学等亮点。在谈到公式的变化时,龚老师同大家分享了一句话:“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人生境界如是,公式变化亦如是。
袁成副校长就龚杰老师说到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袁校长说:“式子本身就代表一种形式,形式就有结构,结构就有特征,结构也是会变的。抓结构,发挥其特长,用好特长。”袁成副校长在情境转化、学生思考时间的安排、重点内容的把握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最后,吴中林所长对母鹏程老师的课堂进行了细致又精彩的点评。吴所长充分肯定了母鹏程老师的课前准备工作,并对课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切入点都做了细致入微的点评,如课程设计中是先直接告诉公式还是逐渐引入、情境应该如何发挥作用,又如何更好地结合等等。吴所长不仅鞭辟入里地指明了问题,更是耐心地指导老师们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与会教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点评结束后,吴所长以“基本不等式”的设计与实施为例,开展了《立足数学本质,提升核心素养》的讲座。
吴所长详细地讲解了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并将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归纳为“三会”: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吴所长对在小学“意识”是高频词,而在初中“观念”成为高频词这一现象做出了深刻解释:小学主要是来自于对实际问题的体验、感受,所以形成意识;初中是基于概念理解,形成观念;高中就是在这些基础上,形成素养。
吴所长的讲座高屋建瓴,既以完善的思想体系为引领,把握数学的本质,又立足实际,通过具体的案例,深入细致地进行讲解。讲到关键处,吴所长在黑板上进行深入浅出的解题方法指导。现场老师们深深感受到吴所长对我校数学教师培养的专业引领与悉心指导。
本次活动,参会老师们受益良多。相信专家的敬业精神、专业引领与老师们内心深处持续不断的学习热情、发展动力,在“名师梯队”培养活动的持续开展中,会让我校数学学科校本教研进一步走向“精进”。
)/images/uploadfiles/202206/20220615162208_7048.png)
)/images/uploadfiles/202206/20220615162222_0242.png)
)/images/uploadfiles/202206/20220615162317_8142.png)
)/images/uploadfiles/202206/20220615162327_2068.png)
)/images/uploadfiles/202206/20220615162338_7478.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