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上午,由我校特色发展中心牵头的省级科研课题《中学特色课程体系构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实践研究》的主研教师在教师阅览室召开了拟申报的第三次培训会。会议由特色发展中心副主任雷波主持,分为三个环节进行。
一、前期文献学习成果交流
课题研究组的教师们分别就上周文献学习研究情况进行了汇报和交流,对研究的方向和内容进行了讨论,提出了问题及需求,明确了各自研究的课程名称。
首先,雷主任结合文献阅读,对我校特色课程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享和交流,对如何推动特色课程的开发和研究进行了问题的提炼和讨论;其次,体育组方春林老师和姜晓鸣老师就“定向越野的育人价值”、“武术在学校体育课程中探索”分别结合现状分析与对未来趋势的研究进行了交流;音乐组温恒云老师、曾密老师、邓林霞老师就“音乐流行元素与学校合唱的结合”课程的研究进行了交流;编导老师刘正、卿皓琦就在学校开展“校园电视节目制作课程”的研究进行了交流;美术组宋兵老师就“标志设计与地域文化的结合”课题,陈雪松老师关于“中医药花卉与国画艺术的结合”问题研究,刘雪松老师“学校书法课程与育人价值”的研究,王新艳老师就“关于鱼凫文化与学校剪纸课程(和微景观课程)的结合”,张珏老师的“创意线描与地方文化的融合”课程分别进行了前期文献研究阐述和问题提炼。
二、发现和梳理问题
课题组的老师们通过对上周文献收集和学习研究汇报,结合我校特色课程的开展现状,梳理了研究中的问题,明确了未来发展的趋势。随后,教育研究中心唐应树主任对前期课题组文献学习和研究进行了点评,明确了优质课程建设目标体系构建、内容体系构建、实施方案编制和评价要求等,并指导老师们确立了各自研究的课题名称,为温江二中《中学特色课程体系构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实践研究》课题申报方案理清了思路,并逐一对老师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指导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三、任务布置
唐应树主任代表学校教育研究中心对课题组一阶段研究目标与内容作了详细的布置,并提出了要求:
1、建立我校优质特色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环节应做全盘思考,每门课程构建3—5各单元。
2、正确处理特色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关系,适合二中学生发展需求。
3、找到研究中的创意点,聚焦问题所在。
4、对课程目标层次进行一次完整的梳理,为分层进阶课程设计打好基础。
5、以知识与技能为纵线,以相关学科融合为横线,整体构建课程体系。
6、文献研究的深度和学术性要有所体现。
7、学科的整合、学科融合思想,进入课程设计中。
8、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与改进,进入课程设计与实施之中。
在唐主任的精心指导后,老师们对开展课题研究的流程和方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进一步理清课题研究的方向有了更准确的把握,在今后的研究中老师们一定会带着问题边教边研,教研结合,为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修养,提高教研水平不懈努力,用科学的理论来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让课题研究在我校“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images/uploadfiles/202207/20220711155608_8706.jpg)
)/images/uploadfiles/202207/20220711155617_9868.jpg)
)/images/uploadfiles/202207/20220711155626_372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