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孟烈,温江二中中学物理高级教师,从教28年,先后荣获首届四川省“四有”好老师、四川省骨干教师、成都市学科带头人、成都市优秀教师、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温江区名教师等荣誉称号。近几年来合写专著一部,发表科研论文5篇,并有10多篇论文获省市级奖励。主持完成了一个省级和一个市级科研课题。
冉老师是如何从一名普通的中学物理老师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成长、走向卓越,成为省、市优秀老师的呢?或许他的成长经历与感悟能给我们以启迪。
第一,当你置身于强大的集体之中的时候,你也会获得无穷的力量。
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团队的力量。
2017年,成都市物理中心组把市级物理教师优质课献课这个任务交给了冉老师。他说,在全市高手面前“班门弄斧”,着实担心。然而,在这困难之时,冉老师得到了成都市教育专家的指导、温江区教育同行和二中老师倾力相助。在那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温江区物理教育名家何高明老师一次次去听他的课,一遍遍帮他修改课件,一次一次帮他提升;二中物理老师们反复帮他设计实验、准备器材、录课、研课,陪伴他直至讲课成功。正是有这么多老师的无私帮助,冉老师的课赢得了与会老师的一致好评。也正是通过这次献课的磨练,冉老师的课堂教学又上了一个台阶。
团队建设更需要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
担任二中物理教研组长17年,冉老师深深感受到团队建设需要每个成员的精诚合作。二中物理组近几年完成省、市、区级课题各一项,每位参与的老师都尽心尽力,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正因为有这些课题引领,再加上老师们的努力,二中物理组成长非常快,近10年来,二中物理老师参加成都市课堂大赛有3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现在,二中物理组有成都市学科带头人1名,四川省骨干教师1名,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3名,成都市优秀教师3名,温江区名教师2名,温江区学科带头人3名。身在这样一个优秀的团队中,用冉老师的话来讲,真是你不想进步都难。
第二,一个人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
教师要有专业发展规划。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冉老师就对自己的成长有了初步的规划。在学校领导的帮助下,在师傅姚正元老师指导下,他不断总结反思内化提升,经过一年的努力,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年县调考冉老师所带班级名列全县第一,班平超第二名15分以上。这次成功更促使冉老师在教学上取长补短。几年的努力,奠定了他在校、区乃至市物理教育界的位置。
教师要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当冉老师成为一名成熟的物理老师以后,虽然进一步熟悉了学科知识,但在教育教学上的短板也暴露了出来。怎样上一堂高效课,怎样将教育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成为那时困扰冉老师的最大问题。于是,他抓住一切机会不断学习,先后参加了华东师大高级名师培训、四川省骨干教师培训、温江区“三名工程”培训、成都市“未来名师”培训。通过这些培训,冉老师知识结构得到完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提升,更重要是坚定了他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心。
教师要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冉老师先后参与市级课题2个,主持省、市级课题各1个,先后有10多篇论文获国家、省市级奖励,6篇文章发表,与人合写专著1部。通过参与课题研究,冉老师发现教育科研不但可以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同时可以帮助他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从而构建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
修行就是一种坚持。“善始者实繁,克终着盖寡。”教育就是在不断坚持中,葆有激情地把日常工作做到最好。28年来,冉老师始终秉承这个理念,无论班主任工作的“六到堂”,还是教学工作中的“八要求”,他都认真履行,高质量的完成。在看似单调重复的日子里,他沉下心,苦修行,把教书育人的事业变成人生中快乐的事。
修行就是一份爱心。教育的核心是爱。冉老师用“四有”好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热爱教育事业并保持初心,热爱学生并促其成长。每一届他都会遇到一些问题学生,但是他从不放弃,不抛弃。因为他相信,这些所谓的问题学生身上也有与众不同的闪光点。于是,冉老师会多给他们展示的机会,会多跟他们坦诚的交流,会多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用最真挚的情感和他们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让他们在二中得到了爱的鼓励,让他们在二中得到了最大的发展。
作为一位普通老师,冉老师以仁爱之心,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中,把自己放进身边的团队,努力地成长自己,成就他人;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起“引路人”的责任,不负学生,不负使命,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他的荣誉,是全体二中人的荣誉;他的成长,展现了二中的不断发展。相信,在冉孟烈老师榜样的引领下,二中教育人将会更加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