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uploadfiles/202211/20221111165924_2372.jpg)
初二青春期的孩子在心理是逐渐走向成熟的,此时他们的心理是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阶段,表面上什么都不在乎,实际上内心敏感脆弱,心理上有极大反应,有点“夹生饭”的感觉。
因为身体内体激素分泌的波动变化,造成初二青春期孩子在心理上复杂波动现象。比如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矛盾交织。他们既想标新立异又担心脱离集体,这一时期的孩子独立性有较大的发展,自尊心增强,但由于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容易出现紧张、焦虑、自卑等心理现象,他们既期望家长的支持帮助,又想展现自己的权利和独立意识。最常见的现象就是逆反,这时期的孩子似乎跟家长们启动了对战的模式。
那么家长如何和初二孩子交流沟通呢?
1、不给孩子压力,设定合理目标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能力,家长要根据孩子实际情况提出适当的要求,而不是盲目攀比,更不能打击孩子的信心,增加孩子压力。
2、保护孩子自尊心
初二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强,家长要尽量做孩子的朋友。要像朋友一样信任、尊重、关心和帮助孩子。尤其在语言上要避免对孩子自尊心的打击。
科学家曾通过单光子计算机3D扫描技术,研究青少年在放松和压力很大时的大脑皮层的变化。扫描结果是:压力大的、糟糕的成长环境,最直接的结果就是造成孩子大脑长时间缺血缺氧。大脑的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孩子身心的健康。
糟糕的成长环境包括负性的语言和不良的家庭氛围。
负性的语言是指表达出不信任、贬低孩子的语言。比如家长经常将下面的话挂在嘴边,“别做了反正你也做不好”“你怎么这么笨”“你真没用”“为什么别人可以就你不行”“看看别人家的某某某”。负性的语言导致孩子的低自尊,也会激起孩子的逆反。有教育专家谈到,每当家长说一句负性的话语时,需要用三句正面的鼓励平衡负性语言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不良的家庭氛围会传递给孩子不良情绪和行为。因此,家长一定要创造出良好的家庭氛围,发现孩子努力上进的愿望和孩子的优点,用鼓励的语言帮助孩子树立自信,促进孩子不断的进步成长。
)/images/uploadfiles/202211/20221111165936_583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