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时代窗口 求教改真经——温江二中教师前往深圳学习交流

在国家双新改革的背景下,课改如何进行?学生选课如何开展?教育科研如何深度进行?2023年12月23日,我校26名教师在学校发展中心主任兰宏利和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的带领下,来到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开展了为期4天的学习交流活动。

12月24日,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教研中心主任、广东省特级教师龚湘玲应邀为学习团队做了题为《新课程新高考下高中课程与教学价值的再认识》的学术报告。龚院长站在国家需要的层面,阐释了她对教育的新认识。她认为,教育的目的事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样素质的人的根本性问题。在小组讨论环节,龚院长对于一线教师所关心的新高考背景下学生如何选科的话题,龚院长根据自身工作经验,对我们进行了详细耐心的经验分享。 

12月25日上午,学习团队前往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学习。红岭中学从哲学的高度思考课程规划,该校把课程分为四类:启智课程,即国家设置的文化课;创感课程,即需要跨学科融合的课程;尚美课程,即健康生活实践创新类课程;领秀课程,即国际理解课、学科融合课、领袖课程这类课程。


当天下午,学习团队又前往深圳市福田中学学习交流。该校教导处万世文和刘真真主任向我们热情介绍了学校的情况。福田中学是一所国家级示范性高中,也是双新课程实施省级示范校。学习团队全体老师深入课堂,观摩了相应学科的课堂教学后,与该校老师进行了深入地交流。接下来,学习团队聆听了该校地理学科的学术报告,题为《任务驱动下科组建设的收获与思考》。他们紧扣课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研究务实而又创新。

  12月26日上午,学习团队来到深圳宝安中学学习。学校于敏校长,教科室主任郑良凯热情地接待了我们。郑主任介绍了他们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他们以“成人、成才、成功”校训为核心,构成学校的管理体系:以成人为核心构建德育体系,以成才为核心构成课程体系,以成功为核心构成评价体系,这就使他们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了系统性。该校政治组和生物组做了校本教研的经验分享。两个教研组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深度以及丰富的研究路径,显示了该校教师队伍超强的学科素养和研究能力。


本次学习,我们一致认为:深圳教科院格局大,站位高。他们能够从国家层面思考人才的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深圳基层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师生的精神内涵,为师生的可持续发展练好内功。学校的学科组既紧跟国家的人才需求和上层的教研设计,又有自己独特的学科思考,把上层教研校本化,提升了教师的学科素养和科研能力。双新背景下,学习团队深圳之行的收获,必将有力助推我校课改的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