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课堂:灵魂的滋养与升华 ——情景化教学研究第十九届成功教学大赛语文学科活动

十二月,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缓缓展开在冬日的怀抱中。为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准确把握教学方向,提升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加快教师专业成长步伐,12月3日,情境化教学研究暨第十九届成功教育“学本课堂”教学大赛语文学科活动在教学楼录播室正式展开。全体初中语文备课组积极参加,查晓梦老师进行课前讲解,朱虹霖老师进行课堂教育,段燕老师进行课后陈述。

查老师聚焦中考,对各省中考试卷进行分析,指出语文试题具有语文学科综合性、情境化、实践性的特点。立足以上基础,对七年级第五单元展开分析,从新课标、大单元概览、学情出发得出本单元的核心任务为:开展“我为动物发声”主题交流活动,逐层推进单元学习任务和活动。

执教教师朱虹霖老师在导入环节中,以为温江二中的猫猫找主人应该具备哪些条件为主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聚焦四大问题,以课本为中心展开了教学。从整体上看,本堂课从情境教学出发,问题设置十分巧妙,形成有效问题链,教师一一引导学生思考。各环节紧凑,各有侧重,为学生搭建起单元学习框架,以更好地理解单元主题。

教学结束后,初中语文备课组各成员积极探讨,从整体设计、课堂情境、问题链设计等方面肯定了朱虹霖老师的教学能力,并指出本堂课的不足:文本内容应该更加紧密,小组合作需要有效性。

讨论结束后,教育研究中心唐应树主任、教师发展中心李斌主任进行总结点评。

唐主任指出,在教学中一定要落实思维训练,帮助学生理解更深层次的东西。他强调,对学生的追问一定要回到文本,回到时代中。

李斌主任指出,教师应对一堂课的问题进行设计,形成串联任务,并引导学生在书本上进行勾画圈点。他还建议,老师们在导学案设计中应该呈现单元概览。

最后,由段燕老师进行课后陈述。段老师总结了任务情境驱动下的学习任务设计要领:要基于真实生活和教材内容进行任务情境设计,运用具有密度、梯度和开放性的活动设计策略。她还强调了任务情境设计的效果,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内驱力,增加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等。

“教”以潜心,“研”以致远。在新课程理念、新课标要求的背景下,温江二中初中语文组全体教师会在教研之路上砥砺前行、大胆创新,深化课程主题意义,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为教育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