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成功教育‘学本课堂’教学大赛”决赛(一)——高中化学学科

在“学为中心”理念指导下,基于省级科研课题“青少年核心素养发展的普通中学学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研究结题阶段“成果验证成果推广”的工作要求,我校大力推进“三学一场”理论探索与成果验证,加快构建“学本课堂”校本特色实施路径,搭建校内课堂教学研究展示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引导全校教师聚焦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建设学科高地,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深度推进育人方式变革,彰显“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办学理念,创建“学为中心”、班改配合课改、特色鲜明、体验成功的校本化实施路径,我校于10月8日至11月29日进行了“第十七届成功教育‘学本课堂’教学大赛”预赛活动,并于12月5日至12月15日举行“第十七届成功教育‘学本课堂’教学大赛”决赛。
本期推出“第十七届成功教育‘学本课堂’教学大赛”决赛——高中化学学科。
聚焦真问题,研究实策略,达成新素养
初冬新阳暖晴川,在这乍暖还寒的十二月里,我校第十七届成功教育“学本课堂”课堂教学大赛拉开了序幕。12月6日上午,高中化学组推出了“学本课堂之结构化的真?实建构”一轮复习课《氧化还原滴定的应用》。本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环节一是邓忠晶老师的展示课;环节二是冯雪老师简述课例设计分析;环节三是高中化学各备课组组长分析评课。

邓忠晶老师以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加碘食盐中碘添加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为导入,引导学生构建氧化还原滴定类型题目的思维模型,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板块中的高阶思维。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和数据处理使学生从感性认知到理性分析这一思维方式的转变,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课堂思维逻辑清晰,架构明确,层层递进,深入浅出地达成学习目的。

活动第二环节,由冯雪老师简述课例设计中的巧思。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情况——氧化还原滴定的终点判断和数据处理得分率低,难以突破,结合新高考中“注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结构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要求。选择直击痛点的细节知识——氧化还原滴定及相关数据处理,并且在整个过程中渗透质检员的职业教育,培养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意识。

活动第三环节,由郭亚林老师、杨英老师和高秋玲老师代表备课组对本堂课进行点评。他们肯定了邓老师这堂课所展示的以学为中心的学本课堂理念,邓老师能根据学生真实的问题、难以突破的痛点,认真分析,设计教学策略,将零散的知识结构化,最后达成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做到了真问题,真教研,真突破,真实现。同时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一份付出,一份回报;一次磨砺,一颗珍珠;一次课堂,一次成长。就像珍珠来自砂石的磨砺,教师的成长和课题的生成依旧离不开“砂石”的磨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