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为中心”理念指导下,基于省级科研课题“青少年核心素养发展的普通中学学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研究结题阶段“成果验证 成果推广”的工作要求,我校大力推进“三学一场”理论探索与成果验证,加快构建“学本课堂”校本特色实施路径,搭建校内课堂教学研究展示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引导全校教师聚焦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建设学科高地,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深度推进育人方式变革,彰显“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办学理念,创建“学为中心”、班改配合课改、特色鲜明、体验成功的校本化实施路径。
近年来,我校在聚焦课堂问题的基础上,以省级科研课题“基于青少年核心素养发展的普通中学学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作为推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龙头课题”,逐渐形成了“1+N”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群,即:1个龙头课题——学本课堂教学研究,围绕龙头课题的N个市区级课题和每个学科教研组的校级课题。各学术团体经过系统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课题研究成果,有效地促进了师生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快速发展。
本期推出温江二中第一届学术节课题研究成果交流展示活动。
为有效落实新课改的理念,展示我校各学术团体的教育科研成果,搭建教师科研交流学习平台,持续推进“三新”背景下的校本课题研究,我校于12月6日举办了温江二中课题研究成果集中展示会,学校全体一线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学校在研或已结题的6个课题组分别从“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作业设计”等角度进行交流分享。
“大概念视角下高中历史课堂深度教学研究”课题组基于“三新”背景,直击学校、学科、教师、学生在历史教与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通过整合初高中历史新旧教材,重构历史教学内容和单元学习目标;依据整合后的内容,以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为依托,淬炼单元大概念,开展单元和课时教学设计;通过课堂教学和集体研讨开展课例研究等措施,努力达成以“大概念”教学为基础,探讨学科深度教学的有效途径,促进高中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达成,丰富素养发展要求下的“学为中心”理论的研究目标。该课题组经过第一阶段的研究,探明了历史学科大概念淬炼原则,提出高阶思维能力培养是学生参与大概念学习的基础的核心观点,摸索出大概念教学实施路径等认识成果;经过大量的课例研究,产生了20余篇优秀大概念教学设计和优秀作业设计,有力地促进了师生的快速发展。
“区域特色农业研学融合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构建实践研究”课题组从新时代对劳动教育的新要求、特色农业区域与特色劳动教育的关系、研学实践的路径等角度确定了以下研究目标:一是构建校本特色劳动课程;二是探索劳动教育与区域特色农业相结合的实施路径;三是最大化挖掘劳动教育课程育人价值,引导学生形成积极正向的劳动观念、劳动品质和劳动习惯。在第一阶段研究中,课题组以“融合”的理念通过“六路径”建设温江二中“区域特色农业研学融合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提炼出有效实施劳动教育的路径,即劳动内容课程化、劳动课程规范化、劳动活动项目化、劳动体验舒适化、劳动成果艺术化、劳动评价可视化。课题组全面挖掘校内外教学资源,以“节气小能手”“种植小农夫”“中医小药王”“花木编艺小高手”“盆景园艺小达人”五个板块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深度了解了温江的特色农业,培养了学生爱温江爱家乡的朴素情感。学生在参加实训基地的研学劳动实践活动中,培养了正确的劳动观念,提升了动手实践能力、磨练了意志品质,促进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成都市教育科研课题——“基于生活实践的高中理化生学科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组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学生生活为中心,通过有效地学科整合教学设计,把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把课内和课外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经历了从“问题”到“主题”,从“情趣”到“理趣”,从书本到生活的成长历程,有效地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不竭动力,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设计与改进”课题组积极响应《高中物理实验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在教育教学中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创新,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融合,改进与开发实验。通过现状梳理—问题分析—理论探讨—资源选择—模式构建——效果评价”的逻辑思路有效展开研究。
基于我校教师受限于学科本位思想,课程开发和实施能力较弱,化学课程资源形式相对单一,化学选修课程体系缺乏整体性思考,教学效果不佳,师生成长缓慢的现实问题,“学科整合下的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实施策略研究”课题组以高中化学为切入口,创设实践体验的情境,整合学科知识、方法和思想,进行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评价,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提升,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促进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在第一阶段的研究中,课题组基于生活、实验和化学前沿科技进行知识整合,开发出“化学看生活”、“化学看世界”、“化学看历史”、“化学看未来”系列校本选修课程,经过课题组老师的有效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素养的大幅提升。
在“双减”背景下,基于提升我校生物教师作业设计能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现提质增效的现实需要,“高中生物差异化作业设计研究”课题组通过理论学习加深了对差异化作业的认识,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我校学生作业现实需求,依据高中生物课程标准+高考评价体系+本校学情+可利用教学资源设计了切合学生学情、学业要求、素养发展的差异化作业,丰富了校本作业资源库,更有力促进了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加快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最后,校长季玲肯定了各课题组老师们乐于研究的精神,祝贺他们所取得的系列成果;鼓励更多教师脚踏实地,研究身边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多出成果并积极推广,培养教师专业自信。
本次课题研究交流展示活动聚焦“真问题·真科研·真成效”,以“实际·实用·实改”为导向,有力地把科研与课程改革结合起来,把科研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把科研与教师培训结合起来,营造了学校浓厚的科研氛围,有利于我校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强化学术引领,助推教师专业发展;彰显科研兴校,促进学校高位求进。
教以潜心,研以致远。教学研究,二中一直在路上......
)/images/uploadfiles/202212/20221209162902_3643.jpg)
)/images/uploadfiles/202212/20221209162913_3848.jpg)
)/images/uploadfiles/202212/20221209162921_9688.jpg)
)/images/uploadfiles/202212/20221209162933_4942.jpg)
)/images/uploadfiles/202212/20221209162944_1768.jpg)
)/images/uploadfiles/202212/20221209162955_6055.jpg)
)/images/uploadfiles/202212/20221209163038_7491.JPG)